「希望低迷的香港電影能和台灣一樣再度起飛。」金馬影帝劉德華一席話,點出港片窘境。台北電影節總監胡幼鳳、製片陳鴻元、影評塗翔文在受訪時一致認為,過度依賴大陸市場,使題材受限,是港片票房低迷的主因。但陳鴻元也指出,近年許多香港導演如杜琪峰、彭氏兄弟等,都慢慢回歸本土,拍出屬於香港人自己的電影,引起共鳴的同時,票房也逐漸回溫,前景值得期待。
上周六金馬獎揭曉後,影帝劉德華領獎時感慨透露,「非常希望低迷的香港電影能和台灣一樣再度起飛。」,點出香港電影票房的慘況。對此,台北電影節總監胡幼鳳說,「台灣也是耕耘了好久才有今天。」她認為,香港電影過度依賴大陸市場,導致題材受限。胡幼鳳建議,只要在題材上多用心,去除地域性,創作出具有人性共通點的片,如《那些年》、《桃姐》等,相信很快就能突破現況,再創榮景。
製片陳鴻元則表示,香港電影從97年開始就走入低迷,當時的香港導演們為了票房和資金,只好紛紛和大陸合拍電影,如《投名狀》、《十月圍城》等,但題材也因此受限,與香港市民的距離漸行漸遠,進而反映在票房上。